参加座谈会的人员认真听取大会发言
3月1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省委、省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座谈会。
这是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8日向中外媒体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后,关于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又一次重大活动。
这是一场汇集各方重量级人物的高层次、高规格的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以及38位国家有关部委领导,18位央企老总,9位“两院”院士、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出谋划策。
智慧在这里碰撞,真诚在这里汇聚。与会嘉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高度关注和发表的真知灼见,让人们忘却了人民大会堂外漫飞的雪花和料峭的春寒,心里倍感温暖。
近40家海内外重要新闻媒体,对座谈会进行了采访。
“我们是来借助‘高人’的智慧”
座谈会前一天,恰逢元宵佳节,入夜纷纷扬扬的一场瑞雪,伴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将京城装扮得分外妖娆。
元宵寓圆满,瑞雪兆丰年。今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面实施的起始之年,如何实施好这一被给予厚望的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动员,科学部署,并以开放的胸襟、务实的作风,广泛征求各界良策。
人们清楚地记得,2008年3月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招待会,向中外媒体记者介绍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隔两年不到,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这一构想已变为现实,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们是来借助‘高人’的智慧。”省委书记苏荣在讲话时的开场白,透出真诚和期待。大家知道,苏荣到江西上任后不久,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苏荣强调,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探索奋斗的结晶,是全省干部群众半个世纪奋发努力的结果。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说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苏荣如数家珍。他向各方来宾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形成的有关情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本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当前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工作。
实施好国家战略,使命光荣,任务繁重。苏荣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诚恳地希望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投资者积极参与,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交流,我们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来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我们也诚恳地希望新闻界各位朋友以极大的热情时刻关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苏荣最后表示,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江西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谱写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新篇章,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苏荣的讲话,博得热烈的掌声。
“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之路一定能够越走越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顺利编制并获得批准,充分体现了中央及中央各部门对江西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和亲切关怀,凝聚了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各界朋友的心血和汗水。”苏荣情真意切的话语,道出了江西人民的共同心声。
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浓浓情意,在座谈会上又一次得到印证——与会嘉宾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献计献策,并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