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与我省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陕西代表团审议和讨论。
按照大会安排,3月6日上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陕西代表团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及财政预算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要来陕西团与代表一起审议。会议定在9时开始,8时30多分,代表们就纷纷来到全团会议室,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候那一时刻的到来。
时针指到了9时整,李长春和随行的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在陕西代表团团长赵乐际,副团长袁纯清、王侠、赵正永、杨永茂的陪同下,来到代表中间,会场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长春与代表一一握手,互致问候。
会议由赵乐际主持。袁纯清代表首先发言。接着,赵季平、郑亚、王勇超、张锦秋、陈宝根、李金柱、刘建明、杨丰岐等代表先后发言。李长春一边细心听取代表发言,一边认真作着记录,还不时插话,询问有关情况,气氛庄重而不失活跃。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赵季平代表,以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创新为题发了言。当他谈到目前我国音乐创作现状时,李长春对赵季平说,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届时将由中央电视台组织主办、在全国开展歌唱共产党、歌唱社会主义、歌唱改革开放的红歌征集活动,先征集,后演唱,活动将突出一个“新”字,不仅要有老的红歌,还要创作一批新歌,希望音协给予协助。赵季平高兴地对中央领导说,今年的四五月份,我们就要组织一批音乐工作者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采风,力争创作一批好的红色歌曲。李长春听后微笑地点着头,表示赞许。
李长春对我省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十分关心。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向李长春汇报了西安市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展情况。陈宝根说,西安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相继组建了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新的文化企业。李长春听后问,公司的运转情况怎么样?陈宝根回答说,从剧院院长到公司经理,大家开始还不习惯,但演出的场次增多了,演出的质量提高了,演职人员的收益增加了,积极性也高涨了。李长春听了高兴地说,这可以说是成功的。
李长春2004年曾到陕西视察过,时隔5年后,去年5月再次到陕西视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说,党的十七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他说,陕西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改革意识进一步增强,陕西大有希望。他希望陕西尽快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经济竞争力。
文化体制改革怎么改革?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是李长春高度重视的问题。他说,陕西的文化建设高度自觉,文化体制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打造了一批文化企业,创作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发挥了陕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的优势。陕西的地方戏曲改革也走在全国前边,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都卓有成效。他说,陕西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建设上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谈到这里,李长春举例说,陕西有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我曾去过,那里光拴马桩就有8000多个。他希望陕西对文化建设有更高的认识、更高的自觉性,用新的视觉看待文化产业,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李长春的重要讲话,使参加审议的在陕全国人大代表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中午12时许,代表团全体会议结束。代表们紧紧围着李长春久久不愿离去,希望他有空再到陕西看看。